蘭考縣委統戰部充分挖掘鄉賢資源,以鄉情鄉愁為紐帶,將鄉賢統戰工作作為“創品牌、曬亮點”的重要抓手,實施“鄉賢+建設”、 “鄉賢+服務”、 “鄉賢+發展”三大工程,凝聚鄉賢“朋友圈”,打造人才回鄉、信息回饋、項目回歸、資金回流的“歸雁經濟”,助力鄉村振興。
圍繞構筑鄉賢回鄉平臺,實施“鄉賢+建設”工程。蘭考縣委統戰部在縣、鄉、村分別成立鄉賢聯誼會和鄉賢議事會,縣外成立上海(蘭考)等異地鄉賢聯誼會,形成“縣內+縣外”多領域、廣覆蓋、立體式的鄉賢組織網絡體系,繪制一張輻射全國的“同心蘭考·鄉賢筑夢”分布圖。目前,已建立3273人的鄉賢數據庫和“鄉賢蘭考”等 65個微信群。建設蘭考鄉賢館和“鄉賢之家”,為海內外蘭考籍鄉賢打造一個“有人可找、有事可托、有情可訴”的家,讓鄉賢在外有事找組織、回家干事有平臺,增強了返鄉助鄉的信心和決心。
圍繞激發鄉賢整體活力,實施“鄉賢+服務”工程。在中秋、國慶、春節等傳統節日,線上通過鄉賢微信群、公眾號等方式發送視頻《向鄉賢報告》,線下縣鄉兩級分別到鄉賢親屬家中開展暖心慰問,送去致鄉賢的《一封家書》,激發鄉賢服務家鄉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累計慰問走訪鄉賢及親屬630人,為55位知名在外鄉賢送去“鄉賢之家”牌匾,評選表彰“鄉賢典范”、“最美鄉賢”484人。暖心的服務讓鄉賢回家的路更加溫馨暢通。
圍繞暢通鄉賢建功渠道,實施“鄉賢+發展”工程。 一是著手“青藍工程”建設。深化學校教育,培育好“新賢”,每年邀請100位品學兼優的高中畢業生參觀蘭考鄉賢館。連續兩年開展榜樣的力量——“新鄉賢+”開學第一課活動,邀請鄉賢名人為線上線下4萬余名學子授課,在學子心中種下爭做“新賢”的種子,營造“知鄉賢、頌鄉賢、學鄉賢”的濃厚氛圍。二是著力“回歸工程”建設。組織開展“鄉賢+桐花開·親人來”、鄉賢座談會、“鄉賢蘭考行”、蘭考縣情推介暨“回歸經濟”項目簽約儀式等活動,引導鄉賢當好回鄉創業的“領路人”、招商引資的“牽線人”和蘭考形象的“代言人”。累計引進五農好集團、上河夢紡織等鄉賢回歸項目132個,資金回流65億元,吸引200多名新時代鄉賢回鄉創業。三是著眼“公益助鄉”建設。鼓勵廣大鄉賢參與助老、助殘、助學、助醫、助困等各類公益慈善、志愿服務活動。由鄉賢捐助的鄉賢教育公益項目累計發放助學助教金46萬元。2291名鄉賢捐資舉辦孝老愛親餃子宴2380余場,在抗洪、抗疫中,鄉賢積極捐款捐物360.8萬元。(開封市委統戰部)